達豐正業

PLA

是否可改用「可分解」塑膠呢?不是那麼簡單

By |2020-05-08T12:33:26+08:0011 1 月, 2020|矽膠知識|

用麥桿、稻桿、玉米做成的PLA綠色塑膠無法解決海洋垃圾問題 環保署統計,台灣每年可分解塑膠的使用量約1500公噸。這些沒有回收標誌的廢棄物,就算不能進入堆肥場,至少也應該跟著一般垃圾一起焚化處理掉。但是因聚乳酸的外觀跟傳統塑膠長得太像,民眾很容易誤丟入塑膠回收區,一旦混入回收系統後,不僅無法分解,還會影響塑膠回收,造成再製的塑膠品質不良,同樣形成「塑膠汙染」。 「綠色塑膠」聚乳酸:,這些標榜由麥桿、稻桿、玉米做成的PLA餐具,主要原料其實是「聚乳酸」。聚乳酸來自這些植物的澱粉:將澱粉分解成糖精後,讓糖精發酵產生乳酸,再將乳酸聚合、聯結起來,便形成具有韌性、可受熱塑形的聚乳酸。要讓聚乳酸分解的堆肥條件其實頗為嚴苛,必須達到相對濕度90%,並處在攝氏58─70度的高溫下,且同時確保該環境屬於氧氣充足的非密閉空間,聚乳酸製品才可自動被微生物完全分解為水、二氧化碳或甲烷。   聯合國最高環境科學家警告說,生物降解塑料水瓶和購物袋是海洋垃圾無處不在的問題的一個錯誤解決方案。 聯合國星期一發布的一份報告發現,大多數塑料非常耐用,導致大型塑料碎片和“微塑料”通過水流擴散到北極到南極的海洋。 在環境中崩潰的綠色塑料已經作為一種可持續的替代品銷售,可以減少大量傾倒在海中的塑料廢物。但聯合國環境計劃首席科學家杰奎琳麥格萊德告訴衛報,這些生物降解塑料不是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案。 “這是善意的,但錯誤的。許多塑料標籤可生物降解,如購物袋,只會在50攝氏度的溫度下分解,這不是海洋。他們也不漂亮,所以他們會沉下去,所以他們不會暴露在紫外線下並分解,“她說。     [...]

7月1日起四大類場所「內用」不得提供一次性塑膠吸管

By |2022-04-10T21:03:35+08:002 5 月, 2019|新聞報導|

環保署拍板吸管限塑不管外帶  含塑膠成分全面禁止 根據環保署統計,2018年全台合計拋棄30億支吸管,對於環境影響甚鉅,為減少一次性塑膠吸管的使用,環保署在2018年6月預告「一次用塑膠吸管限制使用對象、實施方式及實施日期」草案,一度引起「珍奶之亂」。 經過一年的蒐集民意及公聽會評估,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說,管制對象確定僅政府部門、學校、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連鎖速食店等四大類共8000多家業者,針對「內用」限制一次性塑膠吸管的使用。沈志修說,首次違反規定將會先進行勸導,若二次稽查仍未改善將依廢棄物清理法,對業者開罰1200~6000元。 至於外傳內用、外帶的管理要一次到位,沈志修則說,原先規劃雖有這樣的期盼,不過按照行政程序,法規必須事先預告,為讓法規能於7月1日如期實施,目前不會擴大限制外帶。他強調,若消費者以外帶的方式購買,卻在店內使用雖不開罰,不過此舉將造成稽查人員的作業困擾,呼籲民眾內用、外帶都能減少吸管的使用。 沈志修表示,除聯合國環境大會宣誓2030年全球的一次性塑膠產品應大幅削減外,歐盟也規劃2021年禁用吸管等一次性塑膠產品;他說,減塑絕對是國際趨勢,無論是外帶或手搖杯業者,未來一年內會再進行政策檢討,可以預期相關規範的對象與範圍會漸趨嚴格,逐步的改善國人消費習慣。他說,目前已有部分業者推廣冷飲就口直接喝的方式,內用、外帶都不提供吸管,環保署予以肯定,也鼓勵業者能及早落實對環境友善的減塑措施。 環保署公布法案不規範生物可分解吸管及本身含吸管的產品。翻攝環保署簡報 環保署展示一次用塑膠吸管之替代品,左至右依序為紙、竹纖維、PLA、甘蔗渣、不銹鋼、鈦、竹製、玻璃及矽膠等材質製作的吸管。環保署提供 生物可分解吸管仍為替代選項  [...]

Go to Top